6407 |
101-1
|
參與學術服務
|
張鈿富
教授
|
中國教育學會 理事
|
6406 |
102-1
|
論文指導
|
紀舜傑
副教授
|
美洲碩美研二 林芊妤
|
6405 |
102-1
|
論文指導
|
紀舜傑
副教授
|
未來三碩士班 傅浧瑄
|
6404 |
99-1
|
期刊論文
|
鄧建邦
教授
|
家庭企業與世代變遷:以珠三角地區製造業臺商為例
|
6403 |
91-2
|
期刊論文
|
陳麗華
教授
|
與神同行的在家教育
|
6402 |
91-1
|
期刊論文
|
陳麗華
教授
|
國小教師對社區參與學習的議題之意見調查
|
6401 |
92-1
|
期刊論文
|
陳麗華
教授
|
社會行動取向課程設計的理念與實踐
|
6400 |
91-1
|
期刊論文
|
陳麗華
教授
|
以建教合作模式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之實施成效
|
6399 |
91-1
|
期刊論文
|
陳麗華
教授
|
互動俗民誌取向之社區行動課程:「金山國小」課程發展與教學創新之研究
|
6398 |
90-1
|
期刊論文
|
陳麗華
教授
|
聖經中的子女教育觀-基督徒選擇在家教育的原動力
|
6397 |
90-1
|
期刊論文
|
陳麗華
教授
|
族群關係課程方案之評鑑與再建構
|
6396 |
90-2
|
期刊論文
|
陳麗華
教授
|
多元智能神秘盒-多元智能的教學策略與運用成果
|
6395 |
90-2
|
期刊論文
|
陳麗華
教授
|
口述歷史在國小歷史教學之應用
|
6394 |
87-1
|
期刊論文
|
陳麗華
教授
|
花蓮縣阿美族兒童的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
|
6393 |
89-1
|
期刊論文
|
陳麗華
教授
|
多元文化課程發展模式及其應用
|
6392 |
87-2
|
期刊論文
|
陳麗華
教授
|
國小社會科新課程「家庭觀」評析:以低年級教科用書為例
|
6391 |
87-2
|
期刊論文
|
陳麗華
教授
|
臺北市阿美族兒童的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
|
6390 |
87-1
|
期刊論文
|
陳麗華
教授
|
美國的社會科課程
|
6389 |
86-2
|
期刊論文
|
陳麗華
教授
|
請別再「修訂」課程標準了
|
6388 |
86-2
|
期刊論文
|
陳麗華
教授
|
評原住民族教育法草案
|
6387 |
89-1
|
會議論文
|
陳麗華
教授
|
以社會學習領域為核心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經驗分享
|
6386 |
102-1
|
赴校外學術交流
|
楊 瑩
教授
|
赴上海復旦大學進行學術交流
|
6385 |
102-1
|
赴校外學術交流
|
楊 瑩
教授
|
赴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專題講演及交流
|
6384 |
102-1
|
赴校外學術交流
|
楊 瑩
教授
|
帶學生赴國家教育研究院參訪交流並研商未來合作計畫
|
6383 |
101-2
|
參與學術服務
|
楊 瑩
教授
|
擔任高等教育評鑑中心1校師資培育中心評鑑委員
|
6382 |
102-1
|
參與學術服務
|
楊 瑩
教授
|
擔任暨南國際大學教授升等審查委員
|
6381 |
102-1
|
參與學術服務
|
楊 瑩
教授
|
擔任高等教育評鑑中心1校師資培育中心評鑑委員
|
6380 |
102-1
|
參與學術服務
|
楊 瑩
教授
|
擔任教育部師資培育審議委員會委員並參與教育部師資培育審議委員會會議
|
6379 |
102-1
|
期刊學報編審
|
楊 瑩
教授
|
擔任「教育行政研究」期刊論文審查委員
|
6378 |
102-1
|
出席學術性會議
|
楊 瑩
教授
|
擔任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alent Competition and Circulation in Asia: Education, Migration and Economy"國際研討會一場主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