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外省作家的身分思索──王幼華《廣澤地》和張放《與山有約》的身分書寫研究 | |
---|---|
學年 | 104 |
學期 | 2 |
發表日期 | 2016-04-29 |
作品名稱 | 兩代外省作家的身分思索──王幼華《廣澤地》和張放《與山有約》的身分書寫研究 |
作品名稱(其他語言) | |
著者 | 侯如綺 |
作品所屬單位 | |
出版者 | |
會議名稱 | 人文思維.野性書寫─王幼華作品研討會 |
會議地點 | 國立聯合大學, 苗栗, 台灣 |
摘要 | 解嚴之後政治禁忌的解除、各種思潮的激盪,沖刷出充滿生命力的九○年代台灣文學。外省小說家以更為開放、誠實的態度,回顧離散來台的歷程、思索自我族群離散身分的課題,為自己尋求定位。外省子弟王幼華自八○年代寫作以來,外省人命運的集體思考便為其小說種常見主題之一,《廣澤地》創作於八○年代末期,正式出版於一九九○,綜合了他前期創作的思索,透過老兵以及底層人民的書寫、以沼澤作為台灣的鄉土意象,在辯證性的思考下,尋求未來的希望。前行代外省作家張放的《與山有約》寫作於九○年代末期,同樣書寫底層人民和老兵,重複以山間海邊作為台灣的鄉土意象,在返鄉探親之後,重新整理過去,以勇氣和付出直面未來。 他們是兩代外省作家中少見較傾向本土的作家,身為知識分子,兩人在品格上都具有理想主義者的情懷、入世的精神,同將人物塑造集中於底層人民的掙扎、努力,本文將《廣澤地》與《與山有約》兩部作品一同探討,突顯兩代外省作家身分思考的一種新可能。 |
關鍵字 | 王幼華;張放;外省人;身分 |
語言 | zh_TW |
收錄於 | |
會議性質 | 國內 |
校內研討會地點 | 無 |
研討會時間 | 20160429~20160429 |
通訊作者 | |
國別 | TWN |
公開徵稿 | |
出版型式 | |
出處 | 無會議論文集 |
相關連結 |
機構典藏連結 (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handle/987654321/1072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