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論文
學年 | 113 |
---|---|
學期 | 2 |
出版(發表)日期 | 2025-03-31 |
作品名稱 | 創新與永續: 以大學主導地方學研究提升地方創生之底蘊 |
作品名稱(其他語言) | |
著者 | 林呈蓉 |
單位 | |
出版者 | |
著錄名稱、卷期、頁數 | Journal of East Asian Identities 10, 8 |
摘要 | 台灣社會的地方學研究興起於90年代,以臺灣各行政區劃為中心,對地方社會進行風土、人文等相關面向之研究,更帶動社會各界對地方文史的觀照。而與過去傳統地方研究最大不同,在於地方學崛起之際,IT科技日趨成熟,而威權解體、政策鬆綁,社會大眾從國家中心的觀點逐漸求諸自我,進而轉向社區總體營造,也帶動台灣社會對地方學研究的一股熱潮。另一方面,伴隨政治民主化等諸多因素,「大眾歷史」作為地方學研究之一環,逐漸成為顯學,地方政府試與在地大學、社區大學、民間文史團體等官民協作,而定期辦理研討會、出版專書等,更成為地方學研究的發展主力。現階段地方學研究的重要性在於(1)破解全球化迷思,透過民眾對土地的歸屬意識,有效建立國民對國家的認同;(2)除了是國土規劃的參考,更是地方創生的基礎。淡江大學著手地方學研究,長期致力「淡水學」研究;近年則關懷「宜蘭學」發展。在操作流儀上難以如法炮製,主因是地方社會有其風土人文,須因地制宜。而大學是否能順利扮演地方政府智庫角色,關鍵有二,一是「誰在主導會議」;其二則是「誰會是最大贏家」! Starting in the 1990s, area studies in Taiwan focused on customs and humanities. Influenced by IT maturity and democratization, it is the key to debunking globalization myths and fostering national identity. The ‘Tamsui’ and ‘Yilan’ studies of Tamkang University exemplifies the research. Whether the university can play a role as the local government’s think tank depends on two key factors: ‘Who is leading the meeting’? And ‘Who will be the biggest winner’! Keywords: Area studies, Local governance, Region revitalization, Brand story, National identity |
關鍵字 | 地方學;地方治理;地方創生;品牌故事;國家認同 |
語言 | zh_TW |
ISSN | 2433-1759 |
期刊性質 | 國外 |
收錄於 | |
產學合作 | |
通訊作者 | |
審稿制度 | 否 |
國別 | JPN |
公開徵稿 | |
出版型式 | ,電子版 |
相關連結 |
機構典藏連結 (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handle/987654321/12726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