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書
學年 | 111 |
---|---|
學期 | 2 |
出版(發表)日期 | 2023-02-22 |
作品名稱 | 帆檣剪影:臺灣海域的海洋歷程 |
作品名稱(其他語言) | |
著者 | 李其霖 |
單位 | |
出版者 | 崧燁出版社 |
著錄名稱、卷期、頁數 | |
摘要 | 本書是一部以海洋史研究領域為主的專書,內容章節分成三大主軸:船舶與水師、船難與信仰、淡水與戰爭。這三大論述焦點皆環繞於臺灣海洋史相關的論題。內容則以近年來作者的相關海洋史研究成果為主要,對於理解臺灣海洋史議題,以及這三大主軸的相關內容具有相當程度的參考價值。 ▎船舶與水師 臺灣四面環海,又位於東亞海域的交通要道,十六、十七世紀以來,往來臺灣周邊海域帆檣林立,難以細數。這些遊走船舶各司其職,如捕魚、貿易、移民、搶劫、作戰等,它們所編織成的故事多采多姿,精彩非凡。然而這個海域甚廣,海象複雜不平靜,船舶遭難事件時有所聞,航行者必須備齊相關的航海知識,以及擁有堅固的船舶才能安全的在海上游弋。 ▎船難和信仰 雖然船舶製造技術不斷更新、精進,然而海洋的危險性卻絲毫不改,即便現今的船舶規模更大,結構更穩固,但面對大自然的反噬力量,這些船舶再如何的堅固,也都是難以抵擋海上自然災害,乃至船難事件不曾間斷。而所謂的船難是指船舶在航行及停泊中,船隻、船員、乘客及船貨遭到災害及損失等事故,這部分包括天候、海象、觸礁、擱淺等自然災害,另外也包含兵災、海盜、火災等人為災害。這些事故的發生,並不會因為船舶堅固而消失,不過逐漸減少是可以預期的。 ▎淡水和戰爭 淡水是一個移民港口,並不是一個移民城市,主要是其腹地相當有限,又崎嶇不平,難以腹載超額之人口。雖然早期淡水地區的人口增長不如艋舺、大稻埕,使得發展受限,但移民淡水的居民祖籍多元,因此帶來了豐富的移民社會之發展。淡水更成為統治臺灣的各政權皆試圖推展的一個重要港口,這也讓淡水的社會更多采多姿,留下來的文化資產遍及歷朝各代,相當多元。 |
關鍵字 | |
語言 | zh_TW |
ISBN | |
相關連結 |
機構典藏連結 (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handle/987654321/1241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