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論文
學年 | 97 |
---|---|
學期 | 2 |
出版(發表)日期 | 2009-06-01 |
作品名稱 | 殖民與殖林: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林業部的研究事業 (1921~1939) |
作品名稱(其他語言) | |
著者 | 吳明勇 |
單位 | 淡江大學歷史學系 |
出版者 | 臺北市: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
著錄名稱、卷期、頁數 | 臺灣文獻=Taiwan Wen Hsien 60(2),頁45-90 |
摘要 | 1895年日本領有臺灣作為其近代第一個殖民地,被日人視為「森林國」、「日本版圖內山林寶庫」與「本邦唯一的熱帶林業地域」的臺灣島成為日本帝國唯一位於亞熱帶與熱帶的領土,臺灣的山林狀況從此深為日本殖民者所關注,並開始著手進行臺灣近代林學試驗研究事業,而臺灣低緯度的熱帶與亞熱帶山林林野隨之被要求為近代日本帝國林業史擔負新使命。 近代世界林業的主流概念在於如何透過對森林的認識、試驗與介入,最後制訂森林法防止森林的荒廢,並積極地獎勵林業,以期達到國家利用的目的。利用的基礎在於試驗,而有效的試驗則必須依賴近代學術機構的建立,並持續研究的累積。學術的建立表現在機構的成立與研究者的論述,尤其在殖民地世界,學術與政治經常是相互為用且深具從屬性的關係,殖民者透過經費的掌控與人力的派遣,影響其政治領域內的學術發展。林學為理論學科,其應用在政策上即為林業政策/山林政策;另一方面,殖民者透過林業政策的制定,以學術與經費的力量介入林野山林,將林野山林變成人工化、制度化、秩序化的事業,最終作為殖民產業的一環,而其對林業學術調查之過程亦改變了殖民地原始林野山林的面貌。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林業部(1921~1939)不僅在人事結構得以延續林試場以來的傳統,更承襲其研究主題繼續深化與開展,讓日治時期臺灣的林學研究得以穩健的發展。歷經日本領臺以來二十餘年的發展,臺灣的林學研究更具獨立性,此時研究重心已由東京帝國大學轉入島內的中央研究所林業部,進而因為政策要求的轉移,林業部之林學研究系統往後更由臺北帝國大學接手,就學術史而言,林業部確實具有承先啟後的歷史意義。本文初步描繪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林業部在日治時期臺灣林學研究發展史之研究事業與角色。 |
關鍵字 | 殖民;植林;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林業部;Colonization;Silviculture;The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Taiwan Government-General;Department of Forestry |
語言 | zh_TW |
ISSN | 1016-457X |
期刊性質 | 國內 |
收錄於 | |
產學合作 | |
通訊作者 | |
審稿制度 | |
國別 | TWN |
公開徵稿 | |
出版型式 | 紙本 |
相關連結 |
機構典藏連結 (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handle/987654321/74985 ) |